指数增强基金一般是在复制某一目标指数的基础上,对选股或者择时进行调整,争取投资收益能够跟踪并一定程度上超越指数的一类基金。一般来说,公募基金的指数增强产品对标的指数的跟踪目标是:力争使基金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5%,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7.75%。因此,指数增强基金的收益主要由跟踪指数的Beta收益和选股带来的alpha收益以及择时带来的行业或者风格Beta收益组成。
2002年华安基金推出了第一只指数增强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后更名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2015年以后,指数型基金的规模、数量均大幅增长,指数增强型基金在所有指数型基金中占比不断增加,机构投资者占比明显提高。目前
产品的规模主要集中于沪深300和中证500。
通过分析目前市场上的指数增强产品,可以发现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特点包括高仓位、持股分散;风格以及行业偏离度低;alpha收益稳定;以多因子量化模型为基础,超额收益多样化等特点。
首先,指数增强基金一般仓位比较高,而且长期保持,持股比较分散,持股风格与跟踪指数保持高度一致性。通过统计分析目前的指数增强基金发现,指数增强基金持仓股票数量在100-200只,远高于其他股票型基金持股数量(55-80只),而且仓位基本维持在90%以上。通常为全市场选股,但跟踪目标指数的成分股投资占比超过50%。
然后,风格和行业偏离度较低,不过度暴露偏配风险。通过分析发现,指数增强基金不仅持股风格与业绩基准一致度高,在行业偏配比例也具有严格的风控意识。板块上看,指数增强基金的偏离度在-4%至4%之间,其他股票型基金偏离度在-30%至20%
之间;Barra因子看,各因子的相对暴露上,指数增强基金也远小于其他股票型基金。
第三,指数增强基金的Alpha收益稳定,收益风险比高。分析发现,指数增强的超额收益和跟踪误差总体分散度较低,近3年平均年化跟踪误差范围为2%-6%,平均年化超额收益总体为0%-4%。而其他股票型基金近三年的跟踪误差范围为8%-10%。
第四,指数增强基金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以多因子量化模型为基石,多因子量化模型以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研究为基础,一定程度上结合前瞻性市场判断,运用经长期检验有效的多个因子捕捉市场机会,预测个股的超额收益。
多因子量化模型的因子可归为如下几类:估值(valuation),成长(growth),技术(technical),情绪(sentiment),质量(quality)等。在模型的基础上,基金经理根据市场状况及变化对各类信息的重要性做出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判断,对模型结构进行动态调整,适时调整各因子类别的具体组成及权重,以保证量化模型能够紧跟市场环境,最大程度发挥效果。另外也有部分基金采用纯主动管理的模式,如易方达上证50指数。
在熟悉了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特点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相应的基金,首先是需要看选择哪一目标指数,然后看相关指数增强基金的管理规模、跟踪误差和超额收益表现,最后看其策略是否有优越性。